佛肚竹盆景要怎样浇水?佛肚竹的盆栽技术?

佛肚竹盆景要怎样浇水?


1、佛肚竹盆景要怎样浇水?


佛肚竹盆景的浇水注意:佛肚竹喜潮湿,要经常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但盆内不可积水。夏季是它的生长旺盛期,气温又高,早晚应各浇1次水。冬季移入室内后,叶面尘土多,要适当向叶面喷水,使叶片保持青翠美观。翻盆要求:每2~3年换盆1次,时间以4~5月为好。翻盆时要把老根、过长根和枯根剪除,同时剪去直立枝、下垂枝和过密枝,以减少植株水分蒸发,有利成活,并使株形更美。



2、佛肚竹的盆栽技术?


矮化的话 可以用多效唑,如果没有的话,就在笋期少浇水佛肚竹枝叶丛生,性喜温暖湿润,喜阳光,不耐旱,也不耐寒,宜在肥沃疏松的砂壤中生长。佛肚竹生长季节均可移植,但以在早春2月和梅雨季节最好。移植时,选3-5竿母竹,尽量多带地下竹鞭,要避免弄伤竹与鞭连接处。移植后应置于阴湿处养护半个月,再移至阳光充足处。佛肚竹平时养护,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,但不能大湿;气候干燥时,应经常向叶面喷水。新竹抽出后,为控制竹的高度,可通过控水来抑制其生长;每次扣水至顶梢嫩叶发灰微卷时,再浇透水。往复几次,就可明显抑制植株长高。除盛夏外,都应给予全日照。此竹虽喜肥,但盆栽竹1般要少施肥,只在新笋抽出前施1次饼肥,秋末施1次鸡粪或豆饼作基肥即可。若施肥过多,易导致枝竿生长旺盛,不利保持植株低矮秀雅之姿。越冬应移入室内向阳处,使室温保持在0℃以上。



3、佛肚竹盆景要怎样摆放?


佛肚竹盆景的养护管理:刚栽种的佛肚竹盆景,浇透水后,置于蔽荫处养护l0天左右,再置于半阴半阳处养护5天,然后再放置阳光充足、空气流通、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细心养护。因盆钵浅盛土少,夏季在烈日下曝晒易损伤根系,故要适当蔽荫。秋末冬初,当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℃左右时,应移入室内,室温保持在8℃左右即可,室温过高对来年生长不利。在南方,只要把盆钵埋入向阳背风处的土中,即可安全越冬。 病虫害防治:佛肚竹的病虫害较少,主要有竹螟、蚜虫、介壳虫,要及时除掉。



4、佛肚竹的盆栽技术?


矮化的话 可以用多效唑,如果没有的话,就在笋期少浇水佛肚竹枝叶丛生,性喜温暖湿润,喜阳光,不耐旱,也不耐寒,宜在肥沃疏松的砂壤中生长。佛肚竹生长季节均可移植,但以在早春2月和梅雨季节最好。移植时,选3-5竿母竹,尽量多带地下竹鞭,要避免弄伤竹与鞭连接处。移植后应置于阴湿处养护半个月,再移至阳光充足处。佛肚竹平时养护,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,但不能大湿;气候干燥时,应经常向叶面喷水。新竹抽出后,为控制竹的高度,可通过控水来抑制其生长;每次扣水至顶梢嫩叶发灰微卷时,再浇透水。往复几次,就可明显抑制植株长高。除盛夏外,都应给予全日照。此竹虽喜肥,但盆栽竹1般要少施肥,只在新笋抽出前施1次饼肥,秋末施1次鸡粪或豆饼作基肥即可。若施肥过多,易导致枝竿生长旺盛,不利保持植株低矮秀雅之姿。越冬应移入室内向阳处,使室温保持在0℃以上。



5、刚移栽到室内的佛肚竹盆栽要怎么养护?


佛肚竹生长较快,对造型不需要的枝条应及时剪除,以免消耗营养。 新生竹可视其形态,决定去留,如节短肚大,虽对造型有所影响,也应留下,待9月份分株时另植;如新竹干细、节长,又影响造型,则应及时剪除。 养护方法如下:
1、场地。 刚栽种的佛肚竹盆景,浇透水后,置于蔽荫处养护l0天左右,再置于半阴半阳处养护5天,然后再放置阳光充足、空气流通、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细心养护。 因盆钵浅盛土少,夏季在烈日下曝晒易损伤根系,故要适当蔽荫。秋末冬初,当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℃左右时,应移入室内,室温保持在8℃左右即可,室温过高对来年生长不利。 在南方,只要把盆钵埋入向阳背风处的土中,即可安全越冬。
2、浇水。 佛肚竹喜潮湿,要经常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但盆内不可积水。 夏季是它的生长旺盛期,气温又高,早晚应各浇1次水。冬季移入室内后,叶面尘土多,要适当向叶面喷水,使叶片保持青翠美观。
3、施肥。 佛肚竹盆景施肥不宜过多,肥水过大使枝叶陡长,影响美观,3~9月,每月施1次腐熟稀薄的液肥即可。



6、怎样使盆栽佛肚竹肚大、矮化



1、避免浇水过多。生长期应适当控制浇水,盆土宜偏干些。



2、去顶与剥壳。在竹梢未展叶前,及时剪去顶梢,促使下部芽萌发。分多次剥去竹箨,促使侧芽萌发,使节间变短变粗。



3、激素催化。在出笋初期向竹节注射0.1{bf}矮壮素,隔天注射1次,连续注射4次。



4、光照与去笋。将秋笋及时去掉,生长期间需日照充足,夏天中午要适当遮荫。